万象城allwincity官网正式建院20年来,学科历经37年发展,已培养1200余名学子,奔赴五湖四海,扎根千行百业。喜迎院庆之际,“对话院友”系列栏目正式上线,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李肖,英语(民航业务)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现任职于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担任小学部外事教研组长。
师者一语,点亮三尺讲台
问:回望在南航外院的求学岁月,有没有某一堂课、某一位老师的言传身教,至今仍在影响您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方式?
在南航外院求学的日子里,许多老师和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育工作者,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早已渗透在我十三年的教学生涯中。借此机会,我想特别感谢亲爱的潘玉莎老师。记得有一次轮到我做课堂汇报,尽管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但站上讲台时内心仍有些紧张。潘老师轻声鼓励我,大胆些、自信些。汇报结束后,潘老师不仅细致点评了内容,还肯定了我的现场表现。她对我说:“你很适合做一名老师,考虑过未来从事这个职业吗?”正是这句话给了我鼓励与信心,毕业后,我顺利踏上讲台,成为了一名老师。这些年来,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挑战,我总会想起潘老师的鼓励,从而重拾信心,继续前行。
以语言优势,建团队领导力
问:从一名优秀的外院毕业生,到一位引领团队的小学部外事教研组长,您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是什么?您是如何将语言专业优势,转化为教学领导力的?
对我而言,最关键的转变其实是心态上的——从以前只想着怎么把自己的课教好,到后来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让整个团队一起变得更好。从个人发展到团队成功的认知转变,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台阶。
在这个过程中,我试着把在外院练就的语言专业优势,用在团队管理上,具体来说就是三件事:
用沟通力凝聚团队:学外语让我更懂得倾听和共情。我把这个优势用在团队里,努力营造一个大家敢说、愿意说的氛围,确保沟通没有阻碍。对外交流时,也能更自信地代表学校。
用教研力驱动创新:我把分析课文的方法,用来 “分析” 教学。我带着大家一起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把那些先进的理念,比如任务型教学,转化成我们小学阶段能落地、孩子们也喜欢的选修课程。
用引领力成就他人:我始终相信,团队的力量来自每个人的成长。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创造机会、搭建舞台,让每位老师的特长都能发光。就像当年我的老师点燃了我一样,我也希望能去点燃更多的老师。
简单说,就是把语言专业的 “老本行”,变成了推动团队前进的沟通力、教研力和引领力。
AI时代,重塑外语育人价值
问:在您看来,当前外语教学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我觉得,当前最大的机遇是技术和全球化带来的。AI、在线平台这些工具,能为我们创造出以前想象不到的个性化学习和真实语言环境,让孩子们真的可以和世界对话。同时,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懂得跨文化沟通的人才,这给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但挑战也正在这里。当AI翻译越来越强大,只教孩子“怎么说”的价值就在降低。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外语教学更核心的价值是什么?所以,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得完成一次从“教书”到“育人”的提升。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一门语言,更要通过这门语言,去拓宽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让他们既能理解世界的多元,也深植家国的情怀。这无疑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从一个纯粹的“语言教师”,成长为一个全面的“教育者”。
一审:杨情 二审:李颖 三审:吴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