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院庆·对话院友专栏 | 2008届姚星宇、2002届毕晓阳:从外院出发,向高新前行

2025-11-06作者:供图:审核:来源:万象城allwincity官网访问:213

      万象城allwincity官网正式建院20年来,学科历经37年发展,已培养1200余名学子,奔赴五湖四海,扎根千行百业。喜迎院庆之际,“对话院友”系列栏目正式上线,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姚星宇,英语(民航业务)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现任职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南京公司总经理/浙江副经理。


      毕晓阳,英语(国际贸易)专业2002届本科毕业生。现任职金城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担任采购经理。


【校园印记:语言为基,跨界萌芽】


      问:在外院的课堂上,有没有哪门课或哪位老师的教学,对后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姚星宇英语(民航)方向:

      《民航概论》这门通识课程对我影响深远。其鲜明的业务导向为我日后在深圳航空飞行部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让我能够迅速理解行业逻辑、融入专业语境。


毕晓阳英语(国际贸易)方向:

      南航外院严谨务实的学风,让我在初入职场时便能高效处理国际贸易实务。但随着翻译工具日益普及,我逐渐意识到:仅满足于商务沟通,个人发展将很快触及天花板。身处国家大力推进大飞机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南航人,我们理应肩负更大使命——让语言成为连接技术与世界的桥梁。


      问:在校期间,是否曾主动利用南航的航空航天特色资源?又是如何萌生“外语+科技”这一发展思路的?


姚星宇:

      出于对航空航天的浓厚兴趣,我常“蹭课”旁听民航学院的课程与讲座。飞行原理、航空法规等知识,不仅拓展了我的技术视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语言能力若能与专业技术结合,将在国际沟通中发挥独特优势。如今在无人机企业从事管理与海外业务拓展,正是这种复合背景,使我能够精准传递技术细节、理解客户文化诉求,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型人才”。


【破界成长:从语言专才到科技协同者】


      问:从外语专业转型进入高新领域,是否遭遇过“听不懂、译不准”的困境?如何突破?


毕晓阳:

      我的转型始于在校时的自觉:必须主动打破“外语生”的信息茧房。南航最宝贵的资源,正是其深厚的工科底蕴。我强烈建议学弟学妹:将外语从“专业”锻造成“超级工具”——用它去学习理工知识、参与前沿项目、理解技术逻辑。

      以我目前的工作为例,我们推行“前端介入”模式,从产品选型阶段就参与技术磋商。这意味着不仅要懂语言,更要理解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适配逻辑。此时,你的角色已超越传统翻译,成为供应链中的技术协调枢纽。

      此外,现代航空供应链远不止贸易本身。我亦建议大家拓展对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认知,构建多元知识体系,方能在时代浪潮中掌握主动。


【寄语未来:志存高远,复合致远】

      

      问:面对“学外语还能做什么”的困惑,你们对学弟学妹有何建议?


姚星宇:

      语言是手段,而非目的。在南航这样的理工强校,外语人的价值不应止步于翻译或教学。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天赋,是文化理解的钥匙,更是跨域协作的纽带。   

      中国的大飞机、运载火箭、低轨卫星、“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正亟需既懂技术又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我鼓励大家坚定“航空报国”信念,投身中国制造出海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浪潮。当然,这条路需要沉心积累——既要补足跨专业知识,也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始于平凡,方能宏图可期。


      问:若想走“外语+科技”路径,在校期间应如何准备?


姚星宇:

      建议密切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广泛涉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项目管理等知识;多读东西方近代史,理解人性与文明逻辑;条件允许可辅修经济或管理类课程。

      若计划先就业,可从科技企业的市场部、海外业务部等岗位切入,积累行业经验。


【院庆寄语】


姚星宇:

      希望南航外院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衷心感谢母校与恩师们的悉心栽培与无私奉献!

      也想对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说:大学时光,是你步入社会前最后一段可以大胆试错的宝贵成长期。想做的事,趁早去做;想学的知识,全力去学。走出校园后,人生将鲜有如此宽容的容错空间。


毕晓阳:

      最后借此次20年院庆,想对母校说:感谢您给了我们“语言+特色”的成长土壤,让外院学子能带着专业底气,在不同的领域发光!也想对学弟学妹说:珍惜在南航的时光,既要把外语练扎实,也要抓住学校的航空航天优势,大胆跨界,你们的未来远不止“语言”这一条路!


企业介绍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是国内规模领先、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无人机企业之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化、平台化、工具化的工业无人机系统。


      金城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

      航空工业金城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负责进出口贸易和国际合作的子公司,年均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重点出口企业,液压件出口业绩也位居行业前列。


一审:宋文畅  二审:姚灵珑、李颖  三审:吴科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