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院庆·对话院友专栏 | 2019届蒋如一:从南航外院到上海博物馆,一位外语人的多维成长记

2025-11-06作者:供图:审核:来源:万象城allwincity官网访问:215

      万象城allwincity官网正式建院20年来,学科历经37年发展,已培养1200余名学子,奔赴五湖四海,扎根千行百业。喜迎院庆之际,“对话院友”系列栏目正式上线,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蒋如一,英语(民航业务)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现任职于上海博物馆,担任经济师。


一、奠基:大学积累铺就跨界方向


      问:您从民航英语领域跨界到文博行业人力资源岗位,大学时期的哪些经历为这次跨界积累了关键力量?

      答:我的跨界不是偶然,大学时就一直在为未来积累。大一暑假的欧洲访学,让我既对法国文化产生兴趣,也萌发了接触人力资源领域的想法。于是大二时,我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证书,还主动备考雅思储备语言能力。大三依托学院与法国雷恩商学院“3+1.5”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合作项目,正式开启跨专业学习。实习阶段更在多领域探索:从博世上海的总经理助理,到东航总部子公司人力资源部,再到登士柏西诺德的员工发展岗,每段经历都帮我明确职场方向。最后能入职上海博物院,“英语+人力资源”的复合背景,正是我面试时的核心竞争力。


二、适应:职场“踩坑”总结的生存法则


      问:您有哪些实用的职场经验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吗?自身的专业背景又带来了哪些助力?

      答:刚入职时,同事移交工作只说大致流程,容易出错的细节很少提及,第一年“不断踩坑”,也因此总结出两条关键经验:一是“多问不怯”,职场中没人有义务像老师一样细致教学,但“善意的请教”大多不会被拒绝,主动提问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失误;二是“多记不慌”,手机备忘录是我的“职场利器”,想到的事、处理过的流程随时记录,哪怕隔很久需要回溯,也能有迹可循。此外,人文背景让我更具员工同理心;大学积累的阅读量帮我精简撰写职场材料;英语、法语的语言基础,更让我成为部门里处理外语相关事务的核心人选。



三、印记:外院对职业方向的深远影响


      问:回望在南航外院的时光,哪些氛围或课程对您的职业发展影响最深?

      答:外院“自由且严谨”的环境氛围对我影响深远。学习上可自主选择内容,无需过度焦虑绩点;国际交流平台(如欧洲访学、法国合作项目)直接推动我确定职业方向;巫和雄老师的翻译课,更让我感受到大学英语教育的“专业性”,甚至一度萌生翻译深造的想法。虽然最后没走翻译路,但那种对“专业”认知,一直影响着我的工作态度。


四、寄语


      问:对于想跨界探索的学弟学妹,您有哪些建议?站在院庆节点,又想对母院说些什么?

      答:想对学弟学妹说:首先要用心对待课业,这是所有可能性的基础;其次,本科阶段试错成本最低,多去尝试不同的事——无论是考证、实习,还是参加交流项目,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后尽早准备,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也想对大一的自己说,大学四年会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时光,放轻松,尽情享受。

      值此院庆,特别感谢外院的培养——是这里的平台和氛围,让我有勇气尝试跨界、积累能力。祝愿母院越来越好,也愿每一位外院人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收获成长!



一审:牛思桐  二审:李颖  三审:吴科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