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不只是工具,更是闯世界的钥匙。”有人这样践行着。从南航外院毕业,转身投入安全装备外贸,用语言搭起桥梁,用热情攻克难关,成为外院专业跨界发展的鲜活例子。
丁毓敏,英语(国际贸易)专业2005届本科毕业生。现任职于APAC Security(Hong Kong)Ltd,担任Managing Director。

一、外院课程与实践铺就外贸启蒙路
问:外院的课程、跨文化培养及实践,对您进入安全装备外贸领域有何关键影响?
答:英语专业课程让我掌握了公共安全装备领域的精准术语表达和商务沟通能力,确保与海外客户对接时专业表达无偏差;跨文化交际课程则帮助我理解不同市场的商务习惯与沟通逻辑,规避文化差异导致的合作障碍。而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相关课程更是让我在大三时对外贸产生浓厚兴趣,同年暑期还在学校恒响科教器材公司获得实习机会,在老师指导下跟进国际贸易全过程,不仅深化了对行业的认知,也为大四求职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语言为钥叩开外贸门,多维能力助成长
问:英语专业在职业初期有何助力?对“学外语除了翻译、教学还能做什么”,您有何经历分享?
答:职业初期,英语是重要的基础工具,能保障海外业务沟通顺畅,但要真正适应工作,还得主动补充行业专业知识、积累实战经验。对学弟学妹来说,别把英语局限在“翻译或教学”——它更像打开职业大门的钥匙,关键要在此基础上培养综合能力,比如多参与社会实践提升沟通力、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我后来应聘第二份工作时,就是靠流畅的英语交流和对行业的热情、好奇心,打动了国外招聘负责人,最终拿到了工作机会。
三、“与人打交道” 是外贸核心软实力
问:对想进外贸领域的学弟学妹,您建议培养哪种非语言能力?
答:首先专业知识是立足的基础,但最终要通过与人协作、沟通、磨合才能转化为实际价值,比如对接客户需求、推动团队项目、协调跨部门资源,本质都是“与人建立连接”。所以在积累专业知识和硬技能的同时,要主动培养“多元人际适应力”:面对急躁的人高效聚焦核心需求,对接细致的人注重沟通细节与逻辑,和跨领域伙伴协作时理解对方的工作语境与思维习惯。这种“能和不同人顺畅相处、达成共识”的能力,是职业上的“软实力引擎”,能帮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抓住机会。
四、周年寄语
祝愿南航外院未来能培育出更多以“语言+国际视野”为理念的优秀人才,也愿学弟学妹们能以语言为翼,勇敢探索不同领域,在“外语+行业”的道路上收获成长与价值!
一审:宋文畅 二审:姚灵珑、李颖 三审:吴科颖